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相關連結
  • 兒童權利公約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介紹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主文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任擇議定書
    • 一般性意見書
  • 兒少權益倡導
    • 健康權
  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  • 兒少法規政策
    •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
    • 兒少權法條文介紹
    • 修法行動與消息
  • 兒少培力
    • 兒少代表
    • 兒盟兒少培力
  • 聯盟工作
    •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

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相關連結
  • 兒童權利公約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介紹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主文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任擇議定書
    • 一般性意見書
  • 兒少權益倡導
    • 健康權
  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  • 兒少法規政策
    •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
    • 兒少權法條文介紹
    • 修法行動與消息
  • 兒少培力
    • 兒少代表
    • 兒盟兒少培力
  • 聯盟工作
    •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
  • 站內搜尋
兒少權益倡導
首頁    兒少權益倡導    其他權益/議題    文章內容
  • 健康權
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
【兒權觀點】陪伴自己與孩子度過3C時代

2021.09.07

人手一機的3C時代,人與人的關係變得更複雜,親子關係亦然。

「智慧型手機增加了看顧兒童的機會成本,因為手機會誘惑父母進行工作或娛樂。」在八旗文化出版的《螢幕兒童:終結3C使用焦慮的10堂正向數位教養課》一書中,直指核心的點出問題。許多科技都是為了抓住人們越來越稀有的注意力而設計,提供不間斷的機會,讓人們和遠方的人有所連結,卻也讓人與眼前的孩子失去聯繫。

另一方面,我們也會希望孩子使用3C探索更寬廣的世界,例如作業,或是自行找到資訊的能力,學習本就不該限於課本之中。

面對3C世代的育兒挑戰,兒童福利聯盟資深主任蔡依儒在未來Family的訪談中提到「大人有沒有決心和能力去幫自己設限是一大關鍵,」蔡依儒說,真正的陪伴,不只是「我跟孩子在一起」,還要有「實質的互動、情感的交流,把心思放在彼此的關係上」。在訪談文章中,她也確切給了三點明確的建議,包含區分「陪伴孩子」與「使用手機」的時間、檢視成人沉溺手機的原因、不依賴3C育兒等。

很多時候,3C不只是孩子的沉迷,也是成人舒緩壓力的重要工具,3C使用增多和不太理想的家庭關係或兒童發展之間有關聯,但不代表一定是前者造成後者。如何在科技進步與家庭成員間的真實連結取得平衡,有賴對科技與人性更多的了解,以及決心一同面對的努力。

相關文章
✅用3C當育兒神器?教養專家:小心種下親子衝突的禍根
https://reurl.cc/xExan5
✅「螢幕家長」如何處理自己的3C焦慮
https://reurl.cc/NZ1Q3m
✅3C育兒準則,給螢幕家長的8點建議
八旗文化《螢幕兒童:終結3C使用焦慮的10堂正向數位教養課》書摘
https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80330

返回

相關連結

+ more
兒福聯盟
離婚親子維繫服務
兒福聯盟臉書粉絲頁
收出養資訊服務網
Power by A-cart網站設計:: 虛擬主機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