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相關連結
  • 兒童權利公約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介紹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主文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任擇議定書
    • 一般性意見書
  • 兒少權益倡導
    • 健康權
  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  • 兒少法規政策
    •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
    • 兒少權法條文介紹
    • 修法行動與消息
  • 兒少培力
    • 兒少代表
    • 兒盟兒少培力
  • 聯盟工作
    •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

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相關連結
  • 兒童權利公約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介紹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主文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任擇議定書
    • 一般性意見書
  • 兒少權益倡導
    • 健康權
  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  • 兒少法規政策
    •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
    • 兒少權法條文介紹
    • 修法行動與消息
  • 兒少培力
    • 兒少代表
    • 兒盟兒少培力
  • 聯盟工作
    •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
  • 站內搜尋
兒少權益倡導
首頁    兒少權益倡導    教育權/托育照顧    文章內容
  • 健康權
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
2016台灣兒童少年網路霸凌經驗調查報告

2016.04.27

      隨著智慧型手機以及電腦網路使用的普遍性,「網路」已與現今兒少的生活密不可分,他們利用快速又便利的媒介來結交朋友、玩遊戲、聊天、發表言論。也正是因為網際網路成為青少年們重要的人際互動管道,所以更常見比現實生活中發生更多言語或關係霸凌,網路訊息散播快速、煽動與渲染性高,再加上沒有地域及時間問題,所以一旦發生網路霸凌,對兒童少年的影響力與殺傷力更大。

      根據調查結果,發現高達七成四(74.1%)的兒少認為網路霸凌情形嚴重,七成六兒少有網路霸凌經驗,其中九成三在社群網站發生。進一步詢問有親身遭遇霸凌經驗的兒少,通常是被誰網路霸凌,我們驚訝的發現,有超過一半兒少網路霸凌受害者竟是被朋友欺負(53.5%),其次則是陌生人(37.8%)。顯示多數的孩子雖然是在網路上遭受到霸凌,但是這些欺負行為可能是來自於真實世界的延伸,對孩子來說並不是關掉網路就可以解決的。對此,兒盟提出三點呼籲:

*要注意網路禮
人與人接觸、交談或相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以禮相待、互相尊重,在真實生活世界是如此,網路世界亦是如此。不可因為網路具有匿名的特性,誤以為言論可以不受限制,記得不可隨意在網路上進行謾罵、惡意中傷、隨機起舞等傷害他人的行為。


*要應架設友善申訴機制
不論大至像是擁有超過十億以上的用戶的Facebook、Line,或小到只有不到十人的論壇留言板、甚至是線上遊戲的對話視窗,都應建立友善的申訴機制,讓網路霸凌的受害者可即時求助,以避免使用者投訴無門的狀況發生。

*要及時向專業求助
遇到網路霸凌時,勇於求助尋求支持是不二法門,當出現煩悶、焦慮或恐慌等負面情緒而影響生活時,可尋求專業人士幫忙。兒盟針對12歲以下的兒童提供哎喲喂呀專線服務(0800-003-123),12~18歲之青少年則可撥打踹貢專線(0800-00-1769);除此之外,因受霸凌自殺身亡之藝人楊又穎的哥哥日前也成立一線上求助平台(http://nobully580.com/),結合社會資源,希望讓因網路輿論而心情低落的人有個情緒宣洩的出口。希望藉由這些資源,讓需要的人可以有機會和專業的輔導人員對話,即時提供協助。

 

 

 




返回

相關連結

+ more
兒福聯盟
離婚親子維繫服務
兒福聯盟臉書粉絲頁
收出養資訊服務網
Power by A-cart網站設計:: 虛擬主機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