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相關連結
  • 兒童權利公約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介紹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主文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任擇議定書
    • 一般性意見書
  • 兒少權益倡導
    • 健康權
  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  • 兒少法規政策
    •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
    • 兒少權法條文介紹
    • 修法行動與消息
  • 兒少培力
    • 兒少代表
    • 兒盟兒少培力
  • 聯盟工作
    •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

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相關連結
  • 兒童權利公約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介紹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主文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任擇議定書
    • 一般性意見書
  • 兒少權益倡導
    • 健康權
  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  • 兒少法規政策
    •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
    • 兒少權法條文介紹
    • 修法行動與消息
  • 兒少培力
    • 兒少代表
    • 兒盟兒少培力
  • 聯盟工作
    •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
  • 站內搜尋
兒少權益倡導
首頁    兒少權益倡導    教育權/托育照顧    文章內容
  • 健康權
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
2019台灣家長對校園霸凌之認知與態度調查

2019.10.09
2019台灣家長對校園霸凌之認知與態度調查

  • 家長對校園霸凌的擔心

--逾九成家長擔心孩子被霸凌、逾八成認為台灣校園霸凌問題嚴重

--但三分之一家長從未與孩子討論過霸凌

  • 校園霸凌現況

(一)、校園霸凌發生率

--近四成(39.8%)的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曾有遭遇霸凌的經驗

--一年內曾遭遇霸凌的孩子高達兩成四(23.6%)

調查結果顯示有將近四成(39.8%)的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有遭遇霸凌(包含被霸凌或疑似被霸凌)的經驗,進一步分析,一年內曾遭遇霸凌的孩子更是高達兩成四(23.6%),其中被言語霸凌的比例最高(18.1%)、關係霸凌其次(14.6%),值得留意的是,相對於一年僅159件教育部統計數據,顯然還有許多黑數沒有被正視及處理,這些尚未被發現的孩子狀況更令人擔憂。

(二)、校園霸凌處理過程及結果

--超過四成(41.2%)家長,得知孩子遭遇霸凌事件後沒有特別處理

霸凌事件發生後,首當其衝的家長都是如何處理問題的呢?結果發現竟有超過四成(41.2%)的家長,在得知孩子遭遇霸凌事件後自己沒有特別處理;此外,研究顯示與其他處理方式的結果相比,若請學校或導師協助,相較於其他處理方式,結果有明顯改善,顯見家長若能與導師或學校充分信任、彼此合作,是解決校園霸凌事件的關鍵;反觀若家長「私下找霸凌者處理」並不會改善孩子被霸凌的問題,甚至會更糟。

  • 家長面對校園霸凌之困難
一、親子不同步

--36.4%的家長選擇以暴制暴,直接找霸凌者或其家長理論

--36.2%要孩子忍耐、26.8%認為是孩子自己的問題,恐,造成二次傷害

調查發現,若孩子被霸凌時家長的第一反應是期待學校或老師處理(90.8%),其次36.4%會選擇以暴制暴,如直接找霸凌者或其家長理論,也有36.2%家長希望孩子忍讓,更有26.8%認為是孩子自己的問題,覺得是自己孩子的個性、特質、或做錯事才會遭遇霸凌。

二、親師不信任

--逾七成家長認為老師不一定能察覺霸凌、近七成不一定會阻止

家長對學校也有諸多不信任,只有四分之一(25.2%)的家長認為孩子的學校防制霸凌做得足夠,54.4%認為不足;而請家長對孩子學校霸凌問題嚴重度評分,也有26.1%家長給了中等、嚴重的評比,也難怪多數的家長會擔心孩子在學校遇到霸凌事件。

三、爆料文化興起

    --雖九成家長會求助學校,仍有三成一家長向民代、媒體、網路爆料

進一步詢問如果孩子被霸凌,家長所知道的求助管道是什麼,不意外的最大宗是學校佔92.6%,但令人擔憂的是,也有三成(31.1%)的家長選擇爆料的方式解決,包括直接找媒體爆料(20.5%)、民意代表(17.7%)以及網路爆料(17.6%),顯見現下家長私下尋求解決管道的也不少,但恐適得其反,讓霸凌事件更加複雜、惡化。

  • 呼籲

曾出不窮的校園霸凌事件,孩子需要被看到、被聽見、被在乎,唯有讓孩子感到安心、放心,孩子才能夠走出事件遠離陰霾,家長是孩子在遭受傷害及情緒的洪流沖擊時,可以緊抓住的流木,因此兒盟創建「爸媽陪伴計畫」,教導爸媽如何撫慰因霸凌受傷的孩子,以孩子的想法及情緒為中心。兒盟建議家長在面對複雜且棘手的校園霸凌事件,可試著從霸凌處理五字訣「眼、耳、心、腦、口」做起。

爸媽陪伴計畫:

眼:平時多關心與觀察孩子的日常生活作息、交友情形與學校適應狀況,當發現孩子出現異樣或與平常情況不同時,才能即時協助孩子,降低因霸凌而帶來的影響與傷害。

耳:發現孩子有被霸凌的徵兆時,爸媽應主動關心並跟孩子聊一聊,聽一聽孩子發生了什麼事,當掌握的資訊越多,對事情的全貌才能有較完整的了解。

心:站在孩子身邊,一同面對問題,面對霸凌問題,不評斷孩子的對錯也不責怪孩子,與孩子一起建立自信心。

腦:判斷是否屬於「霸凌事件」是重要的,因為不同的事件需要處理的方向跟方式也會不同,對霸凌有正確的認識,才能找到有效的因應方法,降低因不了解而產生的擔心與誤解。

口:陪伴孩子討論可行的因應方法,讓孩子知道怎麼做比較好;主動跟老師反應孩子狀態,討論親師合作共同協助孩子的方法。

 
返回

相關連結

+ more
兒福聯盟
離婚親子維繫服務
兒福聯盟臉書粉絲頁
收出養資訊服務網
Power by A-cart網站設計:: 虛擬主機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