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相關連結
  • 兒童權利公約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介紹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主文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任擇議定書
    • 一般性意見書
  • 兒少權益倡導
    • 健康權
  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  • 兒少法規政策
    •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
    • 兒少權法條文介紹
    • 修法行動與消息
  • 兒少培力
    • 兒少代表
    • 兒盟兒少培力
  • 聯盟工作
    •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

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相關連結
  • 兒童權利公約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介紹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主文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任擇議定書
    • 一般性意見書
  • 兒少權益倡導
    • 健康權
  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  • 兒少法規政策
    •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
    • 兒少權法條文介紹
    • 修法行動與消息
  • 兒少培力
    • 兒少代表
    • 兒盟兒少培力
  • 聯盟工作
    •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
  • 站內搜尋
兒少權益倡導
首頁    兒少權益倡導    教育權/托育照顧    文章內容
  • 健康權
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
【兒權觀點】面對脫口罩上課的焦慮

2023.02.16

​

從2019年Covid-19爆發以來,口罩彷彿成為了每個人必備的一部分,口罩隔離了病毒,卻也同時遮掩了彼此容貌和表情,拉遠了人與人的距離。

​

終於,三年過去,校園的口罩規定將於2023年3月6日鬆綁,學生們花了好久才適應戴口罩的生活,現在要脫下卻引發了不少緊張。長期戴口罩生活的兒少,已經習慣隱藏自己的表情及情緒,也欠缺練習用表情表達自己,加上可以用口罩遮掩對自己容貌的不滿,當要脫下來以真面目示人時,更可能造成容貌焦慮、社交退縮的現象。

​

專家表示,對於部分孩子來說,戴口罩可以掩飾自身的狀況以獲得安全感,例如可以遮掩痘痘、情緒等,當口罩鬆綁後,仍想戴著的同學成為了少數,也可能因此遭受異樣眼光或被霸凌。

​

面對要脫口罩面對同學、朋友的社交恐懼,除了老師應教導學生做好心理準備、尊重彼此的決定以外,家長也可以帶著孩子這樣做:

​

(1)承認新情況可能令人恐懼:剛開始要脫口罩重新進入社交場合會恐懼是正常的,就像新入學一樣。

​

(2)和孩子談談他們的感受:多聽孩子說,也向他們解釋,現在感覺害怕的事情隨時間推移會逐漸感覺正常,或與他們聊聊過去曾成功面對新環境的經驗作為鼓勵。

​

(3)幫助孩子不逃避:反覆接觸令人恐懼的刺激可以減少焦慮,可以從小事做起,例如先在室外的場合脫下口罩,和比較熟悉的朋友一起玩等。

​

(4)花一點時間獨處是可以的:儘管社交很重要,獨處時間也是孩子可以發揮創造力、探索新愛好的健康時間,取得平衡是相當重要的。

​

此外,專家也建議老師們應該更注意學生間互動狀況,正視學生的需求,例如給予青春痘的衛生教育,或是討論容貌的和受歡迎不一定成正比等,以及戴或不戴都應彼此尊重,以正向的建議給予幫助,一起走過過渡期。

​

相關新聞:

​

脫口罩上課發生容貌焦慮 專家籲做好心理建設

https://www.cna.com.tw/news/ahel/202302090212.aspx

​

延伸閱讀:

 

返回

相關連結

+ more
兒福聯盟
離婚親子維繫服務
兒福聯盟臉書粉絲頁
失蹤兒少資料管理中心
收出養資訊服務網
Power by A-cart網站設計:: 虛擬主機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