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相關連結
  • 兒童權利公約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介紹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主文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任擇議定書
    • 一般性意見書
  • 兒少權益倡導
    • 健康權
  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  • 兒少法規政策
    •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
    • 兒少權法條文介紹
    • 修法行動與消息
  • 兒少培力
    • 兒少代表
    • 兒盟兒少培力
  • 聯盟工作
    •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

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相關連結
  • 兒童權利公約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介紹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主文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任擇議定書
    • 一般性意見書
  • 兒少權益倡導
    • 健康權
  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  • 兒少法規政策
    •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
    • 兒少權法條文介紹
    • 修法行動與消息
  • 兒少培力
    • 兒少代表
    • 兒盟兒少培力
  • 聯盟工作
    •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
  • 站內搜尋
兒少權益倡導
首頁    兒少權益倡導    教育權/托育照顧    文章內容
  • 健康權
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
【兒權觀點】看見育兒家長的壓力 盼職場、社會更友善

2023.03.09


在婦女節前夕104人力銀行發表調查,女性自評壓力0分是完全沒壓力、10分是壓力極大。調查發現身心壓力最大的2個族群,分別是有未滿12歲小孩女性壓力6.3分、30歲至39歲女性壓力6.1分,高於企業評比的4.9分。進一步發現,女性在職涯上會遭遇3大瓶頸,55%為工作家庭兩頭燒、54%為因生育中斷職涯、48%為中斷職涯重返職場出現專業斷層。

身心壓力最大的是育有未滿12歲子女的女性,確實,當家庭有小孩後便會開始有照顧孩子和職場工作蠟燭多頭燒的困境,而這些困境同樣發生在男性身上,兒盟2022年「育兒期待與實況焦點團體報告」發現職場爸媽除了在職場上仍面臨「工時給假不彈性」、「職場支持不給力」及「雇主態度不友善」的困境之外。社會氛圍與硬體設施不友善,也讓家長帶孩子出門時要承擔異樣眼光和壓力,像是親子車廂一票難求、餐廳廁所或公共空間男廁沒有尿布台、親子停車位被占用、上下車空間太窄、缺乏幼兒活動的公共場館等問題。甚至帶孩子外出用餐,孩子一時哭鬧,家長往往需要同時處理孩子,以及回應路人的抱怨指責,處境十分困難。

 

父母的壓力,是多重因素的疊加,政府除了靠發錢補貼減輕經濟負擔之外,在工作上期盼職場提供相對友善的育兒支持措施,讓父母在育兒同時也能兼顧個人的職涯發展,除此之外,如同一句俗語:養一個孩子需要全村的力量,期待社會也能多給予他們包容和善意。

新聞連結:

職場女性壓力被低估! 2大壓力來源比例過半數
https://finance.ettoday.net/news/2453872

延伸閱讀:

「聽爸媽的話──共創友善育兒環境」座談,兒福聯盟x親子天下提出三點呼籲

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173171

返回

相關連結

+ more
兒福聯盟
離婚親子維繫服務
兒福聯盟臉書粉絲頁
失蹤兒少資料管理中心
收出養資訊服務網
Power by A-cart網站設計:: 虛擬主機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