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相關連結
  • 兒童權利公約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介紹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主文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任擇議定書
    • 一般性意見書
  • 兒少權益倡導
    • 健康權
  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  • 兒少法規政策
    •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
    • 兒少權法條文介紹
    • 修法行動與消息
  • 兒少培力
    • 兒少代表
    • 兒盟兒少培力
  • 聯盟工作
    •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

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相關連結
  • 兒童權利公約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介紹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主文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任擇議定書
    • 一般性意見書
  • 兒少權益倡導
    • 健康權
  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  • 兒少法規政策
    •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
    • 兒少權法條文介紹
    • 修法行動與消息
  • 兒少培力
    • 兒少代表
    • 兒盟兒少培力
  • 聯盟工作
    •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
  • 站內搜尋
兒少權益倡導
首頁    兒少權益倡導    生存權/兒少保護    文章內容
  • 健康權
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
體罰的代價- 2018年橘絲帶兒童保護運動

2018年台灣兒少被家長體罰情形及相關因素調查報告
2018.10.26


    兒盟昨天公布「2018年台灣兒少被家長體罰情形及相關因素調查報告」顯示,過去半年有超過三分之一以上約35.7%的兒少在家中曾受到體罰,其中約44.1%遭受嚴重體罰,例如重擊頭部、甩耳光、反覆責打。孩子受到體罰的原因「頂嘴」占66.1%、說謊等「品格問題」也佔66.1%,其次也有42.8%因「成績退步」被體罰。調查同時發現,高達85.6%兒少並不認同「小孩做錯事就應該被體罰」,被體罰的孩子中有75.3%有負向反應或感受,例如感到憤怒佔36.7%、不服佔52.4%甚至還有16.8%孩子會產生想傷害自己或攻擊他人的念頭。

    教養孩子一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,當孩子無法依照我們的期待改變時,即使是愛孩子的父母還是容易理智線瞬間斷裂,情緒怒罵甚至動手動腳,希望孩子能夠馬上「就範」…。只是,情緒失控下的打罵或是嚴重體罰,或許很快能讓孩子因為害怕而「就範」,但大多時候並沒有辦法根本解決問題,代價反而是衍生出孩子心理、行為的問題,並且學習到模仿大人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,甚至影響了親子關係。

 

    有愛的教養是需要很多練習的,兒盟提出「愛的三溫暖」正向教養3原則,呼籲家長選擇更理性正面的方式與孩子溝通,陪伴孩子學習成長,也希望大家一起來響應橘絲帶運動 https://orange.children.org.tw/

 

冷靜溝通:親子間發生衝突時,先冷靜。

溫柔堅定:溫柔同理孩子,共同擬定改善計畫,然後堅定執行。

熱情鼓勵:當孩子行為改變時,熱情回饋與肯定孩子。

返回

相關連結

+ more
兒福聯盟
離婚親子維繫服務
兒福聯盟臉書粉絲頁
收出養資訊服務網
Power by A-cart網站設計:: 虛擬主機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