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相關連結
  • 兒童權利公約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介紹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主文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任擇議定書
    • 一般性意見書
  • 兒少權益倡導
    • 健康權
  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  • 兒少法規政策
    •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
    • 兒少權法條文介紹
    • 修法行動與消息
  • 兒少培力
    • 兒少代表
    • 兒盟兒少培力
  • 聯盟工作
    •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

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相關連結
  • 兒童權利公約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介紹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主文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
    • 兒童權利公約任擇議定書
    • 一般性意見書
  • 兒少權益倡導
    • 健康權
  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  • 兒少法規政策
    •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
    • 兒少權法條文介紹
    • 修法行動與消息
  • 兒少培力
    • 兒少代表
    • 兒盟兒少培力
  • 聯盟工作
    •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
  • 站內搜尋
兒少權益倡導
首頁    兒少權益倡導    其他權益/議題    文章內容
  • 健康權
  • 身分權/收出養
  • 教育權/托育照顧
  • 生存權/兒少保護
  • 休閒權/傳播權
  • 不與雙親分離/離婚
  • 其他權益/議題

【兒權觀點】面對成年年齡下修,家長可以這樣調適

2023.01.03

 

112年1月1日起,民法成年年齡已正式從20歲下修至18歲,這表示年滿18歲即可不需監護人同意,自行申請手機門號、信用卡,或是開戶貸款、簽租約、開公司、結婚等,但這也表示需為自己負責,例如在損害他人權利時,就須自行負擔賠償責任。

​
也因此,高中職的校園中會出現不少成年學生,根據教育部目前的說明,學校基於學生輔導管教需求及涉及學生的權益事項,即使學生已成年,仍有通知家長的必要性;而記大功或大過以上的獎懲事件,學校應通知學生和父母或監護人,以提供學生申訴救濟途徑及相關輔導資源。

​
對於孩子還在念高中職就已經成人這件事,家長可能還有一些不適應,認為他們還不夠成熟或能承擔決定的後果。然而,無論法定成年年紀是18或20歲,孩子都不是一夕長大,重點還是在於家長應放下孩子是屬於我的想法,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提供良性溝通的管道,給孩子說的機會,並且願意認真傾聽,讓孩子練習表意,才能真正幫助他們成熟並對自己負責。

​

協助兒少表意的三大關鍵:

  1. 提供足夠透明易懂的資訊
  2. 建立安全的表意環境
  3. 重視兒少意見並回饋

​

很多大人誤會兒少表意權就是讓兒少決定一切,其實不然,讓兒少表意並非使孩子的意見無線上綱,而是強調大人要傾聽、同理孩子的想法,認真考量他們的意見,並讓他們理解決策的結果,只有經歷自己觀點被尊重的兒少,才會學會尊重並接納不同的聲音,並在不斷的練習中,蛻變成為成熟的大人。

​

​

相關新聞:

明年起「18歲就成年」 買酒、結婚免再等20歲

https://www.mnews.tw/story/20221027nm021

​

明年元旦起18歲成年 教育部:記大功大過仍須通知家長

https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breakingnews/4166126

​

衍伸閱讀:

瞭望童心3-別讓疫情打斷孩子發聲的權利

https://www.cylaw.org.tw/about/advocacy/11/716

返回

相關連結

+ more
兒福聯盟
離婚親子維繫服務
兒福聯盟臉書粉絲頁
失蹤兒少資料管理中心
收出養資訊服務網
Power by A-cart網站設計:: 虛擬主機
TOP